“班班通”让我的课堂更精彩

发布日期:2014-06-27

1999年的八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激情和憧憬,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里没有城市的高楼大厦,没有耀眼的霓虹灯,有的只是农村的田园生活,狭窄的乡间小路上,也不见来往的车辆。依稀记得报到那天,校长(我的初中班主任)握着我的手,欣慰的说:“三年前凤凰山送走了一批凤凰,如今凤凰要在这里培育新的凤凰了,我高兴啊!”,话语虽短,却凝聚了恩师对我的再次期望。就这样我走进了课堂,开始了语文生活。

时光虽然匆匆,但家乡的教育硬件依然陈旧,还是三年前的一块黑板,多的就是一台录音机,可以放入磁带播放歌曲。一节课下来后,我口干舌燥,筋疲力尽。

记得2003年,全乡举行语文教师课堂比赛,我想讲《月下独酌》,想把处在花间月下、非常宜人的环境用图画展示给学生,“花间一壶酒”,花丛之中,一壶美酒,李白在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绝对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坐车去了同学家,(师范时他的美术很好)请他帮我画了这幅图。回来之后,我又请音乐老师吟唱这首诗,在我的精心准备及大家的帮助之下,随着课堂铃声的想起,教室里留下了听课者及孩子们的掌声,这节课被定为全乡的示范课。获得证书的一瞬间,心头涌起的除了感激、欣慰之外,还有许多的感慨,这样的课堂虽然精彩,但执教者却要付出多少的辛苦啊!这样的语文课堂,伴我度过了青春时代。

如今站在讲台上的我,激情虽在,但再也没有年轻时候的精力了。就在这时候,金海粮油为我校安装了“班班通”设备,真是雪中送炭啊!从今以后,我们农村教师也可以像城里老师那样,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了,农村的孩子也可以接受城里孩子的教育了,师生激动万分。“班班通”的出现,更加激发了教师的激情,无论是年轻的教师,还是年老的教师,都积极主动的学习“班班通”的使用,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之后,对电脑不太懂的我,也开始了利用“班班通”设备实践着我的语文课堂教学。“班班通”让我的语文课堂再次精彩起来!

上课时,只需鼠标轻轻一点,清晰的图像、动感的画面、清新的声音,刺激着学生的各种感官,这种‘信手拈来’的教学方式,能最大限度激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让我在每一堂课都游刃有余,课堂有了趣味,孩子们学得自然轻松。这样的语文课堂怎能不精彩呢!

当讲胡适的《我的母亲》时,情景导入环节我播放了几幅体现母爱的图片和冰心的诗歌《荷叶 母亲》,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从学生们的表情就可以看出,“班班通”设备的使用,已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紧接着我们开始分析课文,学生们很是投入,都把手举得高高的,有时还会喊出:“老师,老师,我会,我答吧,”面对学生的表现,更加激起了我的教学热情。学生们对课文的分析中,充满了对母亲的理解,于是我灵机一动,加入了“妈妈,我想对您说”的拓展训练,如果在几年前的语文课堂,像“你和母亲生活这么多年,就没有话说吗?”“大胆一点,谁来说一说”的话语,不知要说多少遍,即使费劲心思,学生也不可能说。可那节课改变了以往的尴尬,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情感,田家旭都泣不成声了,班里顿时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是一个性格有些怪癖的男孩,听说在家里,也很令父母头痛。从他的表现,我欣慰的感到,这节课的情感教育达到了。课堂将近尾声时,我播放了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学生一边聆听歌曲,一边欣赏画面,当画面中的烛光亮起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眼里晶莹的泪花,我也有了一份感动,禁不住潸然泪下。这节语文课,让我充分感到了我的语文课堂越来越精彩!

前一段时间,我与学生课下谈心时,学生说:“老师,《诗词四首》让我们讲,我们也学学使‘班班通’吧”,“那你们能行吗?”我半信半疑的问。学生们坚定地说:“放心吧,我们会呀!”。我觉得也可以让学生尝试一下,于是分配任务,每组一首,一周准备时间。一周后,学生开始展示了,学生的表现让我吃惊,他们利用“班班通”查找了每首诗的写作背景,对诗歌的内容把握很是到位,更能准确的分析诗人情感,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一点不亚于我们教师的讲课。表现最为出色的是“唯我独尊组”的组长王晓丹,她在《明月几时有》课堂即将结束时,出示了《明月几时有》的书法,而且播放了《明月几时有》的歌曲,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学生们学得很认真。面对此情此景,我想到了《月下独酌》那节课,两节课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班班通”真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这样的坚持,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有所锻炼,从大山走出去的他们,也能像城里孩子那样,语言表达清晰,在众多人面前,表现的也不会胆怯。这就是“班班通”在我们农村教育事业发出的光和热,“班班通”让我的语文课堂越来越精彩啊!

粉笔加黑板、指导加习作是我传统的作文教学形式。这种形式不仅枯燥,而且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我对学生习作反馈评价也形同虚设,因此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腔,单调空洞。“班班通”的进入,能比较好地突破传统作文教学的壁垒,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我在教学《人物描写》习作课时,通过“班班通”,我搜索到许多人物描写的优美句子和片段,有了这样的资源储备,我的作文教学活了起来,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浓了,而且写作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班班通”的使用,使得我的教学不再枯燥,它为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如果说语文课堂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班班通”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 “班班通”让我的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