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海嘉里集团“第一支慈善义工队伍”河北秦皇岛慈善助学分享
集团第一支义工队伍组建于2008年初的河北秦皇岛金海工业公司。随着益海嘉里助学工程项目“第一校”秦皇岛拉马沟丰益小学的建立,自发而起的慈善义工队伍也在逐步的建立与完善。义工助学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现成的操作流程和经验可借鉴。初期交流的时候,紧张 的不仅仅是小娃娃们,义工们也都是忐忑不安,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调整方法和思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创新。在奉献爱心的道路上,义工们遇到了各种困难,每一次挑战都是对义工耐心和能力的考验。用秦皇岛营销分公司义工吕俊的话来说就是“爱心是必备,爱心是过程,信心是收获。”
第一批志愿者杨剑楠在初次接触拉马沟丰益小学时发现一位六年级男生连最基本的26个英文字母都背不全,单词的发音也是非常离谱,这让杨剑楠又着急又无奈。在调整心态后,她打破了成为“拯救纯真可爱儿童的勇士”的幻想,决定心平气和从小事做起。她从26个英文字母下手,每次去学校时都主动找到这名男生,和他一起背诵字母。一次,两次,三次,在不知道到第几次的时候,小男生终于可以流利地背诵出26个英文字母。
长途跋涉、口干舌燥、筋疲力尽,用这些词来形容每次活动结束后的义工们一点也不为过。尽管如此,义工们内心的满足感却是满满的。秦皇岛第一批志愿者祖国旗告诉我们:“不管你问哪一位志愿者,他们都会告诉你同样的答案:我的收获远比付出多。我们付出的只有我们一颗爱心,收获的,是学校100多名孩子们炙热的感情!”
努力帮扶学校改变、积极影响并引入外部第三方资源为我所用
“让农村孩子享受到跟城里孩子一样的环境,尽最大努力缩小城乡差距。”这是每一所益海学校的愿望。秦皇岛凤凰山益海学校拥有凤凰山地区唯一的四层楼房,深山里的校园毫不逊色于城里的学校。经过几年努力,该校被秦皇岛市环保局、教育局共同评定为“秦皇岛市绿色学校”。2010年12月,青龙满族自治县的教育局长和100多位校长齐聚凤凰山益海学校,召开“全县期末工作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会”,主要从校园环境、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部署。
助学的道路上并非我们独自前行,越来越多的伙伴受到我们热情的感染,加入到助学的行列中。2012年上半年,秦皇岛金海粮油发起“奉献一片爱心,点亮一片希望”慈善助学捐赠活动,此活动得到了公司合作伙伴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共筹集约30万元人民币,善款在教育局和各捐款单位的监督关注下,用于秦皇岛拉马沟丰益小学和秦皇岛凤凰山益海学校的“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建设。
秦皇岛凤凰山益海小学在2012年冬天实现了互联网多媒体教学“班班通”。该校语文教师
现在,学校的孩子们非常乐于学习安全知识。河北秦皇岛金海粮油公司的安全员靳伟民谈起他给学生讲解消防安全知识的经历时说:“大家听得都特别特别认真,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那是我经历过最安静的培训。那样的场景下我能做的,只有用尽全身解数,努力将知识尽数教给大家。” 秦皇岛凤凰山益海学校的美术教师王雪颖说:“通过志愿者们的活动,我看到他们在奉献、付出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它不是物质、金钱,而是思想的充实、精神的愉悦。我倍感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性,更增添了一份对志愿者们的敬重。”
硬件设施建设、校园文化、道德引导、行为习惯养成、自信心培养、教师培训……义工们提供的服务范围如此之广,业余时间和精力的付出程度可见一斑。在秦皇岛,义工们逐渐将助学活动与公司党团工会活动、新入职大学生OJT培训等活动相融合,形成慈善公益与人才培养的双赢局面。公司内部建立义工建言献策、言论自由的机制,不否定义工个人想法和活动创意,保持义工积极性。
拓宽孩子们的视野,义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助学活动
村里的孩子们生活环境单一,信息量远比不上城里的孩子,义工们努力开发形式多样的支教活动弥补这个差距,但一开始的道路并不平坦。河北秦皇岛金海工业公司义工王娜给我们讲述了一段在秦皇岛拉马沟丰益小学指导美术的经历。那堂课的主题是立体模型的画法,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去画,而是让孩子们自己琢磨。结果每个人画出来的都是平面长方形,没有立体感。王娜抬头看看窗外的太阳,灵感来了,“把课堂搬到室外去!”桌子被搬到操场中间,桌上的立体模型在阳光照射下投下阴影。王娜慢慢地转动着桌子,让孩子们围坐在四周认真观察模型,并把心里的第一感觉大声的说出来。全场鸦雀无声,20分钟后突然有孩子“啊”了一声:“你们看,它的影子动了,跑到后边去了!”紧接着又有一个孩子嚷了起来:“不对,影子是向模型前面跑的!”紧接着孩子们接二连三的都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你们看,模型好像变长了。”“嗯,越来越长了。”“可是我看的是越来越短了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争论,又相互认同。在这堂课的尾声,每个孩子都画出了一长方体图形。尽管每个人画的都不一样,但毕竟不是平面的了。
义工们摸索出的经验不断积累,孩子们开始接触到丰富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多样化的课堂形式、广泛的活动平台,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学习乐趣。成立校园舞蹈队、自制并放飞写满理想的风筝、制作蛋壳画、参观科技馆博物馆、举办趣味运动会、包饺子比赛,公司义工们想方设法利用各种资源努力扩大农村孩子们的视野、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义工们在集团慈善公益事业的影响带动下,通过与金龙鱼奖学金合作院校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的互为平台,以及国内外的新加坡管理大学、燕山大学等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相互协助相互帮扶相互促进,连续四年共同合作完成多期暑期夏令营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不仅为我们助学项目的孩子们带去欢乐的同时也增添了新的活动气息,而且也为大学生创造了实习锻炼的机会。
秦皇岛凤凰山益海学校的音乐教师
随着义工们引入的各种助学活动的展开,山里娃们变得活泼开朗起来。秦皇岛金海工业的义工祖国旗说:“记得在第一次开展志愿服务时,整个班里特别的安静,孩子们都把头闷的低低的,像犯了错误一样,没有人敢大声说话。当时我就想,我要改变孩子们的这种闭塞的性格。而现在,我们志愿者只要一到,校园里都弥漫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们志愿者真正的改变了孩子们的性格,让孩子们更加健康的成长,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志愿者活动的意义所在,我感到我在被需要着,而不是去完成一个任务。”
积极帮扶助学项目提升、改善助学项目环境、提升助学项目水平
益海嘉里助学工程的核心在于通过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来带动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培育学校的自主发展能力,让每一所益海嘉里学校拥有“自己造血”的实力。这样我们的义工可以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下一所需要帮助的学校。完善的制度、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严谨的教学态度正是确保学校良好运转的必要条件,这些条件都取决于教师们的素质水平。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争取政府支持、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是义工最主要的帮扶形式。
通过学校和义工的争取,各学校所在当地的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给予了师资方面的政策倾斜,优秀教师、支教教师、示范院校应届毕业生等优先派往益海嘉里学校。秦皇岛金海工业的公司领导与公司所在地区教委领导直接去凤凰山益海学校开展工作指导,拓展教师思路。截至2012年底,教师总人数从549人增至665人,增幅为21%。教师队伍中的本科学历教师的占比从25%上升为33%,平均年龄由42岁降为40岁。
除了政府为学校提供的各种培训学习机会,义工们更积极开创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的交流平台,这比仅凭义工自身特长进行支教更科学、更系统、更持久。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人物,他决定了办学理念、校风学风,也是学校是否能够获得持续良好发展的关键人物。在益海嘉里学校的校长队伍中,涌现出很多无私奉献、辛勤耕耘、勇于创新的优秀校长。怀有“用我的管理,改变一方教育;以教育影响和改变一方社会风气”信念的秦皇岛凤凰山益海学校的杨富强校长,几年来用自己脚踏实地的行动真实的改变并影响着当地的教育事业……正是有了这些走在教育最前列的领头雁们的不懈耕耘,像秦皇岛益海嘉里助学工程项目一样,综合竞争力得以持续提升。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校长们以优异的教学和管理成果获得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益海嘉里学校成为锻炼和输送教育管理人才的基地。
益海嘉里助学工程项目的孩子们给了我们志愿者努力坚持走下去的力量!
拉马沟丰益小学小丹(化名)同学是一个贫困家庭的小女孩,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己跟着奶奶在家,贫困的生活和心理上的自卑,让她整整默默不语,不仅不爱跟人说话,而且课外活动都很少参加,学习成绩也比较差。公司义工发现这一情况后,开始尝试着与她沟通,给予一些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多跟她聊聊天并给她多一点的关心,在义工们的反复引导下,小丹加入了音乐小组。满满的她开始跟周围的孩子们一起玩游戏,脸上也渐渐露出笑容。在公司2009年年会上,拉马沟小学表演童声合唱,而小丹正是这个合唱团的主唱。在义工们的长期帮助下,小丹的变化显而易见,不仅帮助她重新树立了她的自信心,更重要是给了她前进的希望,同时这也给了我们的志愿者继续努力做好助学活动的力量。
公司的义工们每个月都会赴两所学校开展慈善助学活动,在孩子们的心中,义工们都是他们的偶像和精神寄托,每次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会跑过来拿着笔和本要求志愿者签名。2011年4月份,公司义工韩继媛收到一封来信,拆开才发现是学校一位四年级学生张云丽寄来的,上面写道“韩老师,您什么时候来啊,我们好想你”。当去学校那天,由于天气下雨道路泥泞,我们晚去了十分钟,结果所有的孩子们都在学校门前等我们,没有打伞,头发和衣服都已经淋湿,似乎站了好久。我们问为什么不在教室里等?孩子们笑着说:“没事,我们不怕雨,看见你们来就开心了!”说完他们哈哈大笑起来,而这句天真无邪的话却让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难以平静,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我们是春天的希望,是他们心中那一抹灿烂的阳光。
供稿及素材提供:秦皇岛金龙鱼义工团队 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