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益行善举 > 益行善举

益行善举

从迷茫少年到快餐店新人老板:郑沈府的逐梦与反哺之路

发布日期:2025-10-09

“姐姐,我的快餐店开业啦!以后来文山我给你们做好吃的!”

叮!昆明金龙鱼义工的手机屏幕被这条信息点亮,发信人是金龙鱼烹饪班昆明项目2020级优秀毕业生郑沈府。这条消息背后的故事,是一个从云南文山山区少年从中考失利、到进入金龙鱼烹饪班学习、再到返乡成为餐饮店老板奋斗的5年。

当义工问及回老家开店的原因,他说:我想用我学到的烹饪技术为家乡做一些贡献。

金龙鱼烹饪班就像一束光,把我从黑暗里拉到了阳光下。”

2020年7月,中考完的郑沈府陷入迷茫:一边是家庭难以承担他继续读书的学费,一边是过早踏入社会的无奈,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让他迟迟不敢作出选择。进退两难之时,金龙鱼烹饪班昆明项目到文山招生的消息传来,班主任第一时间推荐了他。当时的郑沈府对烹饪几乎一无所知,但想到可以免费继续读书,他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随着学习,郑沈府对烹饪越来越感兴趣,也更加珍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文化知识跟不上,就追着老师反复请教,晚自习总是最后一个离开;烹饪基本功薄弱,课余时间全泡在实操室,单是刀工练习,垃圾桶里的土豆皮总能堆得满满当当。

但他从不觉得辛苦,相比于从前的茫然无知,现在他有了一份真实的热爱。

“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回馈他们。”

时光不负有心人,2021年昆明市中等职业院校烹饪技能大赛上,郑沈府凭借扎实刀工与创意菜品,为学校拿下了三等奖。这次比赛为他积累了实战经验,更激发了他钻研技术的决心。此后他对自己的要求愈发严格——训练紧盯细节,不错过任何实操机会,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主动优化学习方法,别人练一遍的菜式他练三遍,别人掌握的基础技法他琢磨如何更精准。

这份韧劲终于在后来的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结出了硕果。当时的郑沈府已在校外实习半年,突然接到回校备战的通知,既激动又忐忑。他给义工发消息:“姐姐,要备战省赛了,我好担心拿不到好成绩。” 义工立刻回复鼓励他:“你只要尽自己所能完成每一项内容,享受过程就好,我们永远支持你。”

但备战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离比赛不到一个月,郑沈府一头扎进训练室。原本每天12小时的训练不够,他再挤出2小时;为节省时间,午餐常啃馒头,把每分每秒都用在打磨菜品、修正技法上。训练中发现创意菜“荷花”易出纰漏,他立刻找老师调整方案,换成呈现效果更好的“菠萝”。当形态逼真、色泽鲜艳的“菠萝”摆上案台,他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最终,他斩获省赛二等奖,看着来之不易的证书,他感慨:“走到今天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那些帮过我的人,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回馈他们。”

我想用学到的烹饪技术回报家乡。”

2022年毕业,依托金龙鱼烹饪班项目搭建的技艺传承平台,郑沈府拜入中国烹饪大师叶益麟门下,开启技艺深耕之路。

出师后,他进入社会餐饮门店历练,从后厨帮工到热菜主厨,两年多时间里,他不断学习,摸清了饭店运营流程,“开一家餐饮店”的创业规划也越来越清晰。

2025年4月,义工们回访郑沈府时他正在昆明的餐饮店里忙碌。他攥着记满笔记的本子,满眼期待地对义工说:“姐姐,等我攒够启动资金就回文山开家饭店,让家乡人都能吃到实惠可口的家常菜。”

5个月后,好消息如期而至,郑沈府回到文山盘下了一间小小的门店,他心心念念的“新然快餐店”开业了!开业当天,他特意拍了门店视频发给义工:“店里的每一道菜,都能尝到‘用心的味道’——做这些菜时,我总想起在烹饪班学习的时光。”

从山区迷茫少年到快餐店新人店主,郑沈府靠金龙鱼烹饪班的技能赋能,凭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把“靠手艺立足”的想法变成“反哺家乡”的现实。对一路陪伴的义工而言,感动的不仅是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在于他想传递那份曾照亮自己的“光”—— 用快餐店的烟火气温暖更多人。

这正是金龙鱼烹饪班的意义:不仅授人以渔,更在迷茫时点亮方向,让每个像郑沈府一样的少年,都能用双手炒出人生的 “拿手好菜”。愿 “新然快餐店” 生意红火,也期待更多孩子从这个平台出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